东门巴克礼纪念教会
星期一:休息
4.4更新:2024-01-09
1万
景点介绍
地方风格的砖造教堂
原名「基督长老教会东门教会」,东门巴克礼纪念教会的创建,起初是巴克礼牧师(设立台南神学院)与夫人,为了新楼医院工作人员,以及来台宣教工作人员的信仰生活,借用神学院的教师宿舍举行聚会,并且在三年後成为太平境教会东门支会,1921年升格为堂会,随着信众增加,在1926年建立礼拜堂,建筑至今已近百年历史。
教堂建筑属於「巴西利卡式」(平面呈长方形,外侧有一圈柱廊),入口处在建筑短边,四根柱式的门廊、彩绘玻璃、十字架构成主要意象,红砖砌成的立面则融入了在地建筑风格。
礼拜堂在落成时,是台湾最大间的教会,可容纳约500人左右,见证了当时东门城一带因新楼医院、台南神学院、台南新楼长老教女学校(长荣女中)、长老教会中学(长荣中学)等教会机构而带起的信仰风气。
原名「基督长老教会东门教会」,东门巴克礼纪念教会的创建,起初是巴克礼牧师(设立台南神学院)与夫人,为了新楼医院工作人员,以及来台宣教工作人员的信仰生活,借用神学院的教师宿舍举行聚会,并且在三年後成为太平境教会东门支会,1921年升格为堂会,随着信众增加,在1926年建立礼拜堂,建筑至今已近百年历史。
教堂建筑属於「巴西利卡式」(平面呈长方形,外侧有一圈柱廊),入口处在建筑短边,四根柱式的门廊、彩绘玻璃、十字架构成主要意象,红砖砌成的立面则融入了在地建筑风格。
礼拜堂在落成时,是台湾最大间的教会,可容纳约500人左右,见证了当时东门城一带因新楼医院、台南神学院、台南新楼长老教女学校(长荣女中)、长老教会中学(长荣中学)等教会机构而带起的信仰风气。
监赏重点:半圆形门廊
东门巴克礼纪念教会的入口处,由一座半圆形门廊、彩绘玻璃窗、十字架构成建筑的主要表情。半圆形的门廊,是衔接建筑内外空间之处,在功能上,提供人在此短暂驻足,可避免日晒雨淋;在装饰性上,四根古典样式的柱子不仅有着承重作用,类似埃及棕榄叶柱头的形式,更为整体造型稍作点缀。在门廊的屋顶与柱头之间,「Tâi-lâm Tang-mn̂g Pa-Kheh-Lé Kì-liām Kàu-hōe」则是教会名称的白话字拼法,也是巴克礼牧师当年在府城传福音时,所使用的文字。 参考资料:傅朝卿,《台南市日据时期历史性建筑》,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,页136-139。 白话字教会名称
半圆形门廊
监赏重点:彩绘玻璃
东门巴克礼纪念教会的入口处的门廊上方,一般是开玫瑰窗的部位,而这边则改采类似「帕拉第奥母题」(Palladian motive)式的窗型。「帕拉第奥母题」的窗型,由中央拱形及两侧方形的开口部组成,内部的窗户可更替,从老照片留下的纪录,过去曾是内部有着木框的样式、一般玻璃,近年来则更换为彩绘玻璃,由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片,拼贴成耶稣与信徒的模样,呼应了教堂圣殿的场景,也在简约的教堂门面上做出了变化。 参考资料:傅朝卿,《台南市日据时期历史性建筑》,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,页136-139。
彩绘玻璃 彩绘玻璃特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