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定位點
主要內容區塊

五條港舊城漫遊日光線

發佈日期:2018-09-12
更新日期:2025-08-27
人氣
4.7 萬
相關資訊
參觀對象/
一般民眾, 散客
導覽時段/
夏令4-10月每週六日下午4-6時;冬令:11-3月每週六日下午3-5時
收費說明/
免費服務
導覽路線/
海安路神農街口→水仙宮→景福祠→聚福宮→神農街→金華府→風神廟→西羅殿→接官亭石坊→海安宮→兌悅門→集福宮→老古石街→藥王廟
報名方式/
線上預約報名方式。
注意事項/
●所有行程皆為散步導覽,不進入收費的古蹟參訪解說。
●本服務提供散客周六日定時梯次的免費導覽服務。
●各路線導覽解說梯次報名,若未滿20名仍會照常舉行。
●如遇有颱風或天候不佳,臺南市政府宣布停止上班或上課時,則取消各路線的導覽解說服務。
水仙宮
水仙宮
水仙宮
主祀水仙尊王大禹,配祀奡王、楚王(項羽)、伍大夫 (伍子胥)、屈大夫(屈原)共五位,俗稱「一帝二王二大夫」,為當時全台貿易中心。自乾隆6年(西元1741年),三郊在水仙宮內設立「三益堂」做為公務處所,更顯其在府城經濟、宗教、政治地位。
景福祠
景福祠
景福祠
主祀福德正神,為佛頭港的源頭廟。府城清末進士許南英有詩描述:「佛頭港裡鬥龍舟,擁擠行人到岸頭」,昔日佛頭港已便成陋巷,當年盛況不再。
兌悅門
兌悅門
兌悅門
創建於清道光年間,是台灣府城西外城中的中門,為僅存的外城門,因位於西方,屬於八卦中兌方,故名「兌悅」。城門基座用老古石砌造,是至今唯一仍在穿越使用的城門,見證府城街區的發展。
老古石街(信義街)
老古石街(信義街)
老古石街(信義街)
老古石即是珊瑚礁,當時街道及城門以老古石做為基礎,故名。是昔時新港墘的商業街道,至道光年間時港道依然保持暢通,可通達安平港的渡口。洋行往五條港貿易多由此進出,因與安平搬運船工人發生爭執衝突,傳聞街民以老古石及兌悦門,作為一把弓及一支箭的地理形勢射向安平,為兩地增添傳奇的故事。
相關連結
返回頁面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