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台灣文學館
建於1916年,曾做為日治時期的台南廳舍、台南州廳、戰後的空軍供應司令部、台南市政府,是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,除蒐藏、保存、研究的功能外,更透過展覽、活動、推廣教育等方式,使文學親近民眾,帶動文化發展,館舍後方並設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。
臺南孔子廟
為台灣第一座孔廟,原名「先師聖廟」,由明鄭時期的參軍陳永華建議興建,為當時官辦最高學府,亦是開啟台灣儒學先鋒,故稱「全台首學」,是台灣最富人文氣息的孔廟,教師節當天的祭孔,則為孔廟文化節中最重要的儀式,需完成前後共38道程序後禮成退班,台南孔廟是目前唯一遵循清熙52年所頒制祭典儀式的孔廟。
台南武德殿
忠義國小禮堂原為日治時期台南武德殿,建於1936年。武德殿為日本宣揚其傳統武道之場所,現尚留存的除台南外,尚有新莊、大溪、龍潭、彰化、二林、南投、新化、高雄、屏東、枋察等武德殿,其中以台南與高雄武德殿規模較大。
林百貨
1932年建立,為當時台南最大的百貨公司,台南人慣稱為「五層樓仔」。由於創辦人為日人林方一而得名,建築物中央窗台上有明顯的「林」字樣,内部還有南台灣的第一部電梯。
2013年古蹟修護完成,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經營,是以台南文創百貨店型態經營。
原臺南愛國婦人館
「日本愛國婦人會」是日本的主要婦女團體之一,台灣本部設於台北,台南婦人會館興建於1940年。戰後,各地之愛國婦人會均移交給紅十字會,2013年起部分作為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創發展科辦公室。
葉石濤文學紀念館
1925年建立,日治時期作為樹苗養成所-山林事務所,後曾為孔廟文化園區旅遊資訊中心,2012年正式成立「葉石濤文學館」。中庭兩株約莫三層樓高南洋杉,概於1951年栽種,歷經多年風雨考驗,兩樹相距約3公尺,且同時向右彎曲,有緊緊相依之勢,在鄉里之間傳為美談,稱其為「夫妻樹」。
土地銀行(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)
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,1937年建立於白金町(今忠義路)與末廣町(今中正路)路口,光復後改為土地銀行,沿用至今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觀一整排的厚重廊柱,讓人聯想到埃及的神廟建築。特別的是,這棟建築雖位於路口三角地帶,但卻未將入口設在顯眼的轉角處,而是藏身於面向中正路的廊柱之後,作法少見,頗有趣味。現今所見的忠義路側,因道路拓寬柱廊已不存在,唯外觀經修繕幾乎看不出痕跡。
台南天壇(臺灣首廟天壇「天公廟」)
1854年創建,主祀玉皇大帝,俗稱「天公廟」,每逢正月九日「天公生」總是人山人海,廟裡的「一」字匾,為府城三大名匾之一,「一」字意味著「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劃」。來此廟改運也是府城人信仰的一環,透過小紙人與法師的作法,蛇鞭一揮,厄運仿佛就會消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