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厝第一代天府真護宮
更新:2024-01-09
1.4萬
景點介紹
王船漂啊漂,帶來地方信仰
王船與建廟 位在曾文溪旁,第一代天府真護宮主祀五府千歲(李府千歲、池府千歲、吳府千歲、朱府千歲、范府千歲),由於建廟歷史與漂流的王船有關,因此至今廟內仍持續辦理「安定真護宮王船祭」,是臺南市的一般民俗,現在廟宇一樓所奉祀的永祀王船,已有六十年以上歷史,不用等到王船祭,也能親眼目睹這艘乘載地方信仰的悠久王船。
新建築也有驚豔的廟宇藝術 今日所見到的廟貌為1991年完成,雖然非動輒上百年的古建築,但若細看,廟內的細節花上一上午欣賞也沒問題!一樓主祀王爺的正殿,仰頭看有八角形以彩繪裝飾的藻井,上頭畫的是信眾所喜愛的八仙;二、三樓分別主祀天上聖母與觀音佛祖,兩旁壁畫自然是兩位女神的事蹟,但繪畫的手法卻不同於一般廟宇彩繪的墨線描邊,更類似西洋水彩畫的技法,細節的創新,可說是晚近的廟宇建築才可得見。
註:創建年代參考自《安定真護宮王船祭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,2020。
主祀:代天巡狩五府千歲(李府千歲、池府千歲、吳府千歲、朱府千歲、范府千歲)
配祀:范將軍、謝將軍、總管公、統兵馬大元帥、南海普陀山佛祖、天上聖母-媽祖、鎮海大元帥、中壇元帥、臨水夫人、田都元帥、福德正神、註生娘娘、太歲星君、月老公、鯉魚將軍、水炮將軍
藝品導覽:王船
鑑賞重點:從裝飾認識王船寓意
位在廟埕前王船廠,不用等到王船祭,平日來真護宮就可以看到一艘永祀王船。建造於民國47年,船身以檜木打造,船上則有仿「真護宮」造型的縮小版船艙,船上有旗幟、執事牌等,為王爺代天巡狩時所用。 船身上的裝飾也各有意涵。船艏有避邪吉祥物「祥獅咬劍」,兩側有結合粉線和彩繪技法的八仙(象徵「八仙過海」),下方有金龍和水族。而最吸睛的則是兩側的「龍目」,木製的眼睛如同王船的靈魂,據說舀水淋龍目,留下來的水為「龍目水」,食用後有祈福和保平安的作用。
圖說:王船
圖說:船艏有避邪吉祥物「祥獅咬劍」
圖說:王船裝飾呂洞賓特寫
圖說:王船裝飾金龍特寫
圖說王船入選臺灣宗教百景
藝品導覽:千里眼、順風耳神像
鑑賞重點:欣賞神像華麗的服飾
去廟裡拜拜,神像大多放在較深的神龕內,也多會穿上神衣,也因此不容易見到神像雕刻師傅為每一尊神明精心妝點的衣飾。因此,要欣賞神像的細節,可以從神明前方兩旁的立身神像觀察起! 位在媽祖前方的這兩尊千里眼(黑色)、順風耳(紅色),木雕神像上方以「粉線」技法結合彩繪。「粉線」的施作類似擠奶油,製作出立體的線條,再配合金色、紅色、綠色、藍色等顏料做出點綴和漸層,細看上面還有金龍、八寶法器、建築、吉祥紋飾等細節,造型華麗卻不奪目,彰顯了兩位兩軍的風采。
圖說:千里眼神像
圖說:順風耳神像
圖說:神像衣飾特寫
圖說:神像衣飾特寫
藝品導覽:龍頭石獅
鑑賞重點:「龍柱版本」的石獅子
位在二樓媽祖殿外的這對石獅子,乍看之下沒有什麼特別,但若旁邊的龍柱一起觀察,就有些不同了。 首先,龍柱和石獅採用同樣的石材,並且都在一些細節處(鬍鬚、獅毛、牙齒)漆上金色和紅色顏料作點綴。而獅身的設計,相較於一般廟宇常見的「母獅帶小獅」、「獅子戲彩球」,真護宮的兩隻獅子反而是在身上繫了「八寶」法器,和旁邊龍柱上的龍,身上所攜帶八寶法器相同。最後,再仔細觀察獅子的臉,兩條「加長版」的飄逸鬍鬚,可是其他石獅少見的,是不是像極了龍頭的作法呢?
圖說:龍頭石獅
圖說:龍頭石獅
圖說:石獅身上的法器
圖說:石獅身上的法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