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
::: 定位點

風神廟

星期二:06:35 – 21:00

4.5

更新:2024-01-09

4萬

景點介紹

五條港邊的光之廟宇
風神廟是府城「七寺八廟」之一的古廟,也是少見主祀風神的廟宇。風神廟的創建緣由,要追溯回廟宇本身的地理位置—位於五條港的「南河港」邊,這裡是早期渡海來臺的官員初入府城的門戶,也因此在清乾隆4年(1739),由當時的最高官員建立了風神廟,希望藉由祭祀風神,能讓海象平穩,保佑旅人一路平安。 隨著臺江內海淤積,今日風神廟旁已遠離河道,作為府城出入口的功能不在,但風神信仰仍延續至今。近年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中強光電基金會合作,邀請國際光環境專家,重新設置風神廟的照明系統,周邊也請了藝術家進行牆面彩繪,以「光之廟宇」的概念點亮百年古廟。

主祀:風神
配祀:火神、水神、雷公、電母、觀音佛祖、財神、廣澤尊王、媽祖、五營兵馬

 

藝品導覽:廟埕「接官亭」
鑑賞重點:在石坊下想像官員來臺的場景

位在風神廟前的接官亭石坊,顧名思義,是「接送官員」的牌坊。當年渡海來臺的清朝官員就是乘著舟船、停靠在渡頭後,踩著岸邊的階梯、穿越牌坊,來到陌生的臺灣。

作為如此重要的「府城門面」,當然不能馬虎。首先石坊的規模必須浩大,因此這是府城現存的四座石坊中,最華麗宏偉的一座。橫額前的「鯤維永奠」、「鰲柱擎天」與對聯皆為建造者蔣元樞題字。石坊上當然少不了具有吉祥意涵的祥鶴、鳳凰、麒麟、雙龍搶珠、雙獅戲球等圖案。特別的是,雖然是以石材雕刻而成的牌坊,在最上層仍呈現了木作建築的特有的「雀替」(原為用來穩定樑柱之間的木雕構件),也不忘以石頭做了飛檐、瓦當滴水等瓦作屋頂上常見的裝飾。
廟埕-接官亭-遠眺遠眺「接官亭」

廟埕-接官亭-特寫「接官亭」特寫

藝品導覽:正殿-風神、水神、火神神像
鑑賞重點:古人如何想像神明

風神廟祭祀的是自然神,也就是自然界的「風」,風沒有形體,該如何塑造祂的形象呢?由於風神又被稱為「風伯」,因此被擬人化為濃眉多鬚、右手持如意、左手持風葫蘆(風壺)的長者,人們傳說葫蘆裡裝了天地間各種不同的風,今天要刮什麼風?微風、狂風都任由風神操控。

而在風神兩側,是同為自然神的火神(祝融)、水神(共工)。在人們的想像裡,火神就用紅色皮膚,水神就用藍色皮膚,借用自然形象來塑造神明。
正殿-風神神像「風神」神像

正殿-風神所持之葫蘆「風神」所持之葫蘆

正殿-火神神像「火神」神像
 

正殿-水神神像「水神」神像

藝品導覽:正殿-雷公、電母神像
鑑賞重點:充滿故事的神明形象

跟著風神一起掌管天氣的,還有雷公與電母。雖然同是自然現象,但雷公與電母卻有著自己的傳說故事:電母生前是一位孝順的媳婦,有一次婆婆患病想吃肉,但因家裡貧困無錢購買,因此媳婦割下自己的肉煮給婆婆吃,但人肉口感不佳,婆婆大失所望,叫媳婦把肉倒掉,剛好被路過的雷神看見了,以為她糟蹋糧食,用雷將她劈死。玉皇大帝查明後,賜封這位無辜的媳婦為「電母」,並與雷神結為夫妻,在打雷前電母會先用明鏡照亮大地,以免誤傷無辜。

也因此日後百姓在塑造雷公與電母的神像時,就讓雷公腳踩風鼓,手拿斧頭鑿子,有著鳥嘴鳥爪,作打雷的姿態;電母面容端莊,手持明鏡,象徵閃光與明亮。

正殿-雷公神像「雷公」神像

正殿-電母神像「電母」神像
 

藝品導覽:正殿「廟境彩繪」
鑑賞重點:百年前的廟邊風景

有別於一般廟宇的壁畫彩繪,以民間故事、神話人物、文學典故⋯⋯為題材,風神廟正殿兩側的壁畫,則完全是廟邊風景的描繪,石亭、接官石坊、廟宇都顯示了畫作的主角是風神廟,但等等,廟旁怎麼會有一艘艘小帆船呢? 這些小船與風神廟的創建有關。在兩百多年前,這裡是五條港之一的「南河港」,是船運的運輸通道,也是接送官員的出入門戶,為了祈求旅人一路風順,當時管理臺灣的最高官員「鄂善」在港口邊創建了「風神廟」。

經過百年的滄海桑田,港道已填平成路,只剩下風神廟內的壁畫緬懷著當時的廟邊風景。
正殿-廟境彩繪-一風神廟正殿兩側的壁畫,是過去廟邊風景的描繪

正殿-廟境彩繪-二廟境彩繪敘述了過去的廟前風景,小帆船記錄了當年五條港的歲月

藝品導覽:正殿「神龕牆面彩繪」
鑑賞重點:神龕內帥氣的龍正望著你

神龕為廟宇供奉神明的地方,在神像背後的牆面,則多半彩繪神龍作為壁面裝飾,形式包含牆面彩繪、石刻彩繪、磁磚彩繪等,若神像眾多,或塑像體積較大,則容易被忽略。而在風神廟,神像背後的神龍彩繪,因神像體積與放置高度的關係,恰恰好露了出來。

神色威儀、龍嘴微張、正面朝向信眾的蟒龍,是彩繪名師潘岳雄的作品,龍爪還分別抓了旗子、彩球、戟、磬牌,代表「祈求吉慶」的吉祥意涵。而在龍虎邊的牆面,則分別彩繪了踩著八仙法寶(蕉葉與葫蘆)的麒麟;牡丹叢中的鳳凰,則有富貴吉祥之意。
註:龕(ㄎㄢ)
正殿-神龕牆面彩繪蟒龍神龕牆面彩繪「蟒龍」

正殿-神龕牆面彩繪麒麟神龕牆面彩繪「麒麟」

正殿-神龕牆面彩繪鳳凰

神龕牆面彩繪「鳳凰」

藝品導覽:拜亭「兩儀四象」
鑑賞重點:樑上的辟邪圖案

在古代,人們會在自宅裝上八卦牌(刻著八卦和太極的木牌)、符咒、太極圖等辟邪物,以求鎮宅、居家平安。

在廟宇裡,也同樣可以看到類似的辟邪物。在風神廟拜亭的兩根中樑,八角形內寫著「兩儀四象」,而兩側分別有兩隻神獸「靈龜」、「龍馬」(龍頭馬身的神獸)與四頭大象。靈龜與龍馬分別背負著洛書與河圖,是出自易經的吉祥圖案。「兩儀四象」隱喻著建築間有太極、八卦,可產生辟邪作用,體現了先民為了祈求平安的心意。

拜亭-兩儀四象

兩儀四象

Instagram @tainantravels

〔Temple〕台湾で唯一の風神を主祀とする風神廟(フォンシェンミャオ)が台南にあります、風神は旅行安全や航海安全の神様とされてき...
本區圖文皆介接自Instagram。 照片及文字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

景點資訊

電話 +886-6-2277540

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

分類 歷史古蹟、宗教廟宇、在地藝文

營業時間 星期日:06:35 – 21:00
星期一:06:35 – 21:00
星期二:06:35 – 21:00
星期三:06:35 – 21:00
星期四:06:35 – 21:00
星期五:06:35 – 21:00
星期六:06:35 – 21:00

門票資訊 免門票

交通資訊

周邊景點

返回頁面頂端
瀏覽器版本過舊。 Firefox(另開視窗)IE11(另開視窗)Chrome(另開視窗)Safari(另開視窗)